二十餘發不僅對敵軍造成嚴重傷害,還令其陷入一時混亂。
杜寒敏銳抓住這一時機,發動了決定性突擊,意圖最大程度利用敵人的心理劣勢。
硝煙尚未完全散去,杜寒等人已殺入敵陣,對那些茫然無措的敵軍展開無情追擊。
眼見杜寒率隊衝鋒,王鵬也舉起火帽槍,向明軍鳥銃兵下令:
“棄銃!拔刀!膽敢退縮者格殺勿論!”
主將的英勇讓鳥銃兵士氣大振,他們迅速拔刀隨王鵬出擊。
隨著吼聲愈發高昂,這些士兵終於熱血沸騰,近兩百人齊聲呐喊,聲震天地,竟似千軍萬馬般威武。
殘餘的敵軍驚恐萬分,完全喪失鬥誌,四散奔逃。
許多人慌不擇路,甚至直接跳入湍急的河流。
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僅僅幾分鍾前,這些敵軍還耀武揚威地圍攻明軍,迫使眾多明軍跳水逃生;然而轉瞬間,他們卻被明軍反擊得潰不成軍,傷亡更為慘重。
在杜寒的帶領下,原本有些畏縮的明軍鳥銃兵此刻麵對毫無還手之力的敵軍,個個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當。
短暫而激烈的交鋒後,下遊河岸及周邊草甸中的近千敵軍中,僅剩百餘人生還,且大多狼狽不堪,許多人連武器都丟棄了。
身後,殘缺的建奴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緩慢前行,哀號聲此起彼伏,宛若蠕動的蚯蚓,令人作嘔。
"住手!轉頭迎擊正前方的敵軍!"
擊潰下遊建奴後,杜寒急忙喝止追擊,迅速帶領眾人撤回渡口高地。
正前方的建奴數量遠超其他方向,看著下遊潰敗的慘狀,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將士們此刻更是心生畏懼。
在這混亂中,建奴首領的咆哮震天,可他們腳步踉蹌,深一腳淺一腳地掙紮前行。
地形與士氣雙重壓迫下,行進速度極慢,待杜寒率眾抵達渡口時,雙方仍有百餘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