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他去京城訪友,也好讓我結交些人脈,精進學問。”林明遠收拾著包袱,也有些不舍。
師徒二人坐著馬車行路,沿途遇見稍大一些的城市便會留下來,或是拜訪喬雲鶴的好友,或是讓林明遠與當地的才子過招。
一路上從暮秋走到冬雪,登上山嶽吟詩,在寒風瑟瑟裏到湖心亭看雪,林明遠果真是沒有時間再研究別的了。
如此幾番耽擱,再到京城腳下的時候,已經是柳絮紛飛的時節。
林明遠掀開馬車簾,仰望著高聳的城牆:“這就是京都啊……”
與現代所見到的紫禁城不同,此時的京城不過是土牆磚瓦,與沿路所見的山嶽相比,顯得如此平平無奇,可是在世俗的標準裏,這裏卻是最至高無上的地方,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一磚頭下去都能砸到五個權貴。
喬雲鶴以為他是驚歎於京城的恢宏:"此處雖然繁華,但是你也要靜心讀書,更要謹言慎行,不可顯擺你那些小聰明。還有,你那印刷機雖好,卻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如今有許多人大肆抵製,你不可表露身份。"
林明遠想起一路上的人對於印刷機的褒貶,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進京求學的第一步是考入國子監,這一點對他而言並不算難,也是喬雲鶴極力促成的,原因就如同之前一樣,喬雲鶴雖然滿腹才學,但是對於押題這一方麵卻不精通。
而且他是前朝太師的學生,當年是年輕氣盛,與師兄政見不同,所以才被貶謫,憤而辭官。
所以就算進了京城,也沒有什麽人脈,更不會與師兄或是皇帝見麵。
在此處也沒有從前那樣容易交結朋友,人人都知道身旁的是競爭對手,且文人相輕,抱小團體的也多。
這日,周禦史前來講經,林明遠在後排落座,聽得卻很認真。
忽然,周禦史話鋒一轉:“不知諸位學子對於新型印刷機之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