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億?這得是多少啊?
華夏全年工農業總產值才6619億,國民總收入3630億。要是為一架飛機砸進去國民總收入的四分之一,這日子還過不過了?就算當年的國之重器“兩彈一星”,也沒這待遇啊?
所以,蘇晨這話,郭偉強壓根沒當回事,反而皺眉問:“蘇晨,你分析了兩派的用意,想好沒,咱們這份規劃怎麽做?”
兩人沒注意到,角色定位已悄然變化。郭偉強甚至把規劃的製定者從“我”變成了“我們”。顯然,他潛意識裏已將蘇晨視為平等討論的對象,而不隻是便宜徒弟。
蘇晨答:“老師,我們分析了兩派目的,下一步是對症下藥。規劃裏的有吸引兩派支持的元素。”
郭偉強微點頭,示意他繼續。
蘇晨說:“首先,得有為公的部分。”
“我們要強調,現在的‘運十’研發團隊,是舉全國之力打造的,經過十年磨合,來之不易。通過‘運十’原型機上天,證明了我們有能力設計符合國際標準的大飛機,團隊是合格的。
而且,過程中,我們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推動了航空工業整體進步。
這些技術難題,有的在空氣動力學方麵,比如咱們“運十”的翼型,比“波音707”先進;有的在材料科學上,比如咱們研製的高強度鋁合金LC4,填補了國內空白。
還有其他一係列成果。老師您這兒的資料肯定更全麵詳實,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可以說,這架飛機的誕生,讓咱們國家的飛機設計水平邁上了一個新台階,這成就可不小,得好好誇誇,把所有成績往大裏說,說到研製者臉紅心跳,這樣給基研派足麵子,證明他們當初的決策英明,工作成效顯著,領導有方。
郭偉強沒空理會蘇晨話裏的淡淡諷刺,急著想知道這小子下麵的幹貨:“接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