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岩一愣,疑惑地反問:“你這是何意?”
“很簡單,”蘇晨解釋道,“我就想知道,你們這支英勇的隊伍,是滿足於現狀,打算在這片土地上安逸地稱王稱霸,還是胸懷壯誌,想要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謝岩默然。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這個問題,直戳他的內心。
回想當初,他和兄弟姐妹們毅然離家,遠赴緬玉,是因為對農場領導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慨,覺得自己的前途暗淡,同時也是因為一時的衝動。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六七十年代全球範圍內風起雲湧的運動激發了他們追求信仰的熱情,切格瓦拉的故事像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
但緬玉的現狀,卻如同一盆冷水,讓他們逐漸清醒。
緬共領導層的無能與各族武裝的疏離,讓整個抵抗運動的力量正在悄然滑向混亂與分裂的邊緣。謝岩深知,他們麵臨著艱難的選擇。
他們眼下拚死拚活,與其說是捍衛信仰,倒不如說是求個活路。
可這真的是謝岩、鮑語燕,還有那些至今仍在緬玉並肩作戰的兄弟姐妹們的初衷嗎?鮑啟俠當年振臂一呼,心裏所想的,會是這樣的結局嗎?
若單是為了活著,何苦還在那荒無人煙的大山裏,端著槍和敵人拚命?回國吧,或許政府還能網開一麵,從此日子雖不富裕卻也安穩,不必日日提心吊膽,不用夜半驚魂,更不用身陷槍林彈雨、炮聲轟鳴,每一步都可能是生命的終點。
那他們堅持戰鬥的意義,究竟何在?
謝岩在這一刻,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
他察覺到,在內心最深處,有一簇幾乎熄滅卻依然頑強燃燒的火苗!
他緊了緊拳頭,眼神中的猶豫轉為堅決:“我,還有我的伴侶,我的戰友,當然還有鮑師長,我們都是信念堅定的戰士,絕不會因一時的挫折或**背離我們的理想!我發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