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人數和咱們師差不多,大概三千到四千人,位置偏僻,深處內陸,不挨著任何邊境,物資補給特別緊張,裝備比咱們還差,基本是有什麽用什麽,彈藥短缺是常態。不過,德昂族人勇猛頑強,不怕死,單兵作戰能力很強。”
蘇晨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追問:“那他們鬥爭的目標是什麽?為什麽要打仗?”
鮑語燕接過話頭:“德昂族是緬玉的原著民族,一部分也住在華夏,全族人口約百萬,分布在貴概、抹穀等地。
他們長期受到緬玉政府的壓迫,百萬人中隻有不到三十萬被承認為合法公民,而且緬軍時常侵犯德昂族村落,燒殺搶掠,根本不把德昂族當人對待。因此,他們拿起武器,爭取民族自治。”
謝岩在一旁補充:“那次行動,我們也想打通和德昂族遊擊區的聯係,以便支援他們,可惜沒能成功。”
蘇晨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這麽說,抹穀現在是緬軍和德昂邦解放軍各占一半的局麵?”
“可以這麽理解。”
“要是你們能控製那裏,會怎樣?”
“得看怎麽控製。跟德昂邦解放軍聯手拿下,應該沒問題。單幹可不行,那裏的居民大多是德昂族人,而我們的部隊主要是佤族和褲腳兵(漢族),人家不一定買賬。”
“我懂了。你們和德昂族的武裝之間,有路相通嗎?”
“有啊,從老根據地出發,穿過北禪邦軍的遊擊地帶,就能到達德昂軍的地盤。不過,途中有些關鍵路口被緬軍占了,大軍過不去,小隊人馬走林子還能行,相對安全。
北禪邦的和我們雖不是盟友,但也沒什麽過節,他們對抗緬軍,目的是傣族獨立,是個可以合作的對象。
他們和德昂解放軍相鄰,關係也不錯,如果德昂族那邊同意,咱們的人過去應該安全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