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林陌陽給王順友借來了兩個帳篷。
一個用來做臨時住所,另一個拿來存放山貨。
修繕老宅的事情,他全權交給林長順跟李從發去負責。
趁此機會,他采購了一批鐵絲,將後山鬆樹林團團圍住。
順帶著,在上麵的自留地裏,搭建了一個菌棚。
同時,請李從發做了三排木架子放在裏麵,方便後續的菌類生長。
改開的春風越吹越大,尤其是像清水塘鎮這樣的試點地方,一片欣欣向榮。
在王順友的努力下,製訂了一係列大好政策。
鼓勵鄉親們大力發展農副業,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的複蘇與發展。
這也讓林陌陽山貨作坊的起步享受到了許多利好政策。
雖說劉大富已經成為村主任,並且一直暗中針對林陌陽。
但無奈有上級政策支持,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阻止林陌陽的發展。
隻得幫助林長生辦理貸款,大力扶持他的山貨作坊,希望能通過林長生跟四葉草公司壓倒林陌陽。
林陌陽收購山貨,林長生也收購山貨。
林陌陽搭建菌棚,林長生也跟著把他們家老宅變成菌棚。
……
對此,林陌陽並不在意。
林長生再怎麽發展,也根本不可能是他這個重生者的對手。
另外,他還雇了幾個婦女同誌做工人。
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三嬸趙福珍,以及王順友跟李大剛的愛人羅麗娟和李小琴。
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天製作豆腐乳,晾曬香菇跟木耳,以及做一下土豆片、幹巴菜之類的產品。
沈幼薇則擔任起了山貨作坊的會計,幫助林陌陽記錄各項支出以及山貨種類跟數量。
一時間,清水塘鎮興起了一股商業熱潮。
鄉親們都抓住這個機會,上山各種采摘山貨售賣給林陌陽跟林長生。
因為有前些年大生產的經驗,鎮裏麵也出台了政策,不能破壞掉山貨成長的根基,不允許過度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