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讓李毅隱憂的,是已經數日未曾收到太平城的捷報或軍情。
要是薑青當真被幾個世家武者給架空了,那也就代表著自己徹底失去了對於邊關的掌控。
要知道,這次派去邊關的武者,全都是出身世家,修為皆是先天境,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
這人去太平城,目的隻能有一個,那就是架空薑青、爭奪軍功。
以薑青區區煉髓境的修為,如何壓得住那群驕傲自負的世家子弟?
更何況,現在李毅此刻並不知道,太平城究竟發生了什麽。
就在此時,大殿外傳來一聲急忙的通傳:
“報!陛下,大周國書,大周稱聞我大乾邊關三退獸潮、大獲全勝,特遣武者使團前來慶賀交流。”
大周國書?
武者使團?
李毅當即驚坐了起來。
他哪裏不明白,這大周表麵上是友邦來訪,實則卻讓李毅警惕不安。
大乾與大周毗鄰,國力常年都是此消彼長,不相上下。
大周武風鼎盛,強者眾多,幾次派遣武者出使我大乾,言辭切磋,實則趁機打壓羞辱我大乾武者,幾乎從未有善果。
如今大周趁獸潮之事派遣武者來訪,其用意,李毅豈能不知?
無非就是展示他大周的武者實力,用此辦法來震懾大乾,從而在其他方麵獲利。
畢竟大周與大乾相比,大周武者,更甚大乾。
思來想去,李毅終是下定決心,明日朝會上與群臣商議此事。
這一夜,李毅幾乎未曾合眼。
邊關與大周,兩樁要事壓在心頭,使他輾轉難眠。
直至東方泛白,他才匆匆用了些茶點,強打精神來到勤政殿召集百官議事。
次日清晨,金鑾殿上朝鍾悠鳴,文武百官朝服齊聚,山呼萬歲之後,李毅端坐於禦座之上,開口道:
“眾愛卿!”
李毅目光在殿中一一掃過,緩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