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零,獨美學霸被科研大佬寵上天

第103章 買房遇到困境

既然不用回家,許靜初打算用這個假期好好折騰折騰。她現在賺錢靠的是信息差。京都的人沒見過這種款式的衣服,加上她賣的便宜,自然有人買。

一旦信息壁壘縮小,京都的工廠也開始做同樣款式的衣服,她將變得毫無優勢。人工費再便宜,也沒有機器批量製作成本低。

找裁縫人工製作和賣背包和錢包一樣,在許靜初的計劃裏都是暫時過渡的法子。她想買機器,她想開廠。

從深市學版型,自己開廠用機器批量生產,再售賣。這才是賺錢的法子。否則永遠幹的是二道販子的活,掙得是二道販子的錢。

國家現在已經放寬了對個體經營的政策,允許個體經濟雇傭七人以下的雇主。七個人對許靜初來說都有點多。她養不起那麽多人。

萬事開頭難,找房子,進機器。許靜初打算一步步幹。

又到了盤賬的時候,過去的一年許靜初確實賺了不少錢。可惜,做買賣這種事,前期的投入太大。俗語說,落袋為安,真到袋子裏也沒多少。

許靜初把自己下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拿出來。狠狠心,把剩下的錢全部當做本錢。估計這些還不夠。

靠著上輩子的經驗,許靜初來到京都靠西邊的地方找房子。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過兩年這邊要修公路了,而且它本身距離火車站也近,又遠離集中的居民區。現在值不了幾個錢。

即使值不了幾個錢,買房子對許靜初來說也是一件奢侈的事。眼下,她隻能租。

等她有了餘錢,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京都中心買房子。

這個年代沒有中介,許靜初隻能找附近的僅剩的幾戶居民打聽,空房是誰家的,有用嗎?能對外租嗎?

功夫不負有心人,被她打聽到了兩處房子。房子看過了,許靜初滿意。大,敞亮,也能通電通水,適合幹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