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十車的糧食,忙活了將近兩個時辰才處理完。
趙予書說是送給邊北將士,分文不取。
但邊北六將還是按照兩百文錢一石的價錢給了她銀子。
市麵上糧食的價格在三百文到六百文之間,趙予書的這些糧食全是精米精麵,又是在糧食緊缺的時候運送過來,本身價值更應該在七百文錢左右。
所以除了銀錢,邊北六將又拿出了些鋪子和田地的契約:
“趙公子,我們的銀錢有限,但也知道沒有白拿人東西的道理,隻能用這些再抵一部分債了。”
趙予書也清楚,晉王做事,想來是公平公允。
那些糧食就算是她真的想白送,以晉王的性格也不可能白拿的。
他是如此,他底下的人自然也是同樣的辦事風格。
因此對於六將送來的東西,她沒有推辭,他們給,她就利落地接過了。
“正巧我打算在邊北開店,這些東西來的恰到好處。”
六將心裏嘀咕,他們邊北的人,連飯都吃不飽,還怎麽可能去旁的店鋪裏消費?
給出的鋪子店契雖然厚厚一遝,但在他們心裏,這東西就跟廢紙沒區別。
不是沒有人嚐試過在他們邊北開店做生意。
但想在邊北賺錢,就等同於在寺廟外麵賣梳子,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們以為是趙予書怕他們不好意思,在寬慰他們給他們解圍,因此也隻是滿懷愧疚的低了低頭。
六將道:“此次災荒,我朝將士早已多日食不果腹,如今有了夫人的這些糧食,總算是能熬過這個冬天了。”
天將從身上取下一件信物,遞給趙予書:
“夫人,請收下這個,隻要你在邊北境內,無論遇到什麽麻煩,盡管差人拿著信物來找我六人,我們絕無二話!”
在趙予書的記憶裏,她也是見過邊北六將的,隻是絕非眼前的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