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兩人的下場做鏡子,對溫家家主的審問格外順利。
命人用冷水潑醒他後,趙予書輕輕鬆鬆就得到了溫家所有奴仆和婢女的賣身契,以及溫家的田產地契,倉庫鑰匙。
趙予書拿到東西後,便命人把溫家家主和溫鵬舉和書院院長一起綁起來帶走。
當晚,她帶著千家子、小鶴、付妙雲回了客棧落腳。
次日一早,便叫人把昨晚幫助她的人聚集了起來,挨個點名,還了他們的賣身契。
同時論功行賞,把溫家的田地,書院的金銀,糧鋪的糧草,依次分配給了保護過他們一行人的百姓。
昨天還是在人麵前矮半截的奴隸,今天就成了有田產的農戶主人。
百姓們一個個樂不可支。
在這些人中,唯有一個女子,拿到了田產地契後沒有露出笑臉,眉眼中縈繞苦澀。
她就是在昨日那場混戰中,被溫師爺殺死了丈夫和兒子的婦人。
曾經沒有地,日子沒法過。
如今有了地,家人卻沒了。
就是有房子,也不知道給誰去住,有糧食,也無法叫故去的人來吃。
婦人佝僂著身形,腳步無比沉重。
趙予書這時卻再次開口:“請那些在與溫家的抗爭中,喪失了家眷的人,再上前一步。”
婦人一頓,雖然丈夫孩子都死了,但她心裏清楚,他們的死是為了下河縣的百姓以後能有好日子過。
她對趙予書一行人是隻有感激,沒有怨言的。
因此十分配合,停下了腳步。
昨日的廝殺,百姓們共死了二十七人。
其中大多都是青年男子,而他們的妻兒,年邁的父母,也因此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
趙予書看著一雙雙悲痛的眼睛,說出了她對這些人的安撫策略。
她打算在下河縣開一家錢莊,並接手當地的藥鋪和書院。
失去親人的這些老弱婦孺,可以選擇一次性從趙予書手中拿走一百兩銀子的撫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