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悄然降臨。
秦嶺山脈一夜間被霜染白,陳家村的早晨也變得格外安靜。蜂群進入冬眠,蜜箱被加厚棉布包裹起來,整齊碼在後山棚下。罐頭廠的爐火卻沒有熄,靠著地裏最後一批蘋果和山楂,仍在緊張地進行著季末生產。
雖然產業已步入正軌,但陳鵬飛沒有放鬆。他知道,一個村能不能真正靠產業站穩腳跟,不僅靠一時的熱鬧,更看得長、走得穩。
清晨七點,陳鵬飛準時推開村大隊辦公室的門。
“支書,我把年底分賬方案初稿寫出來了,你幫我看看。”他把厚厚一摞文件放在桌上,揉了揉發酸的眼睛。
陳支書接過,一頁頁翻著,臉上的褶子也隨著字句舒展開來。
“你小子搞得這麽細?工分、出勤、原材料入股、廠區設備投入、分紅比例……嘖嘖,比我年輕時記賬還細。”
“這第一年分賬,不能亂。”陳鵬飛低聲說,“大家夥是真拚了,不能讓一戶寒心。”
“是這個理。”支書點點頭,又問:“你想哪天開分賬會?”
“十號,臘月前。”陳鵬飛答,“正好廠子這季最後一批貨做完,清點完庫存,把賬一結,把工分一兌,年前讓大夥心裏有個數。”
“行,我來安排。”
……
十號的上午,陳家村大隊部門前堆滿了人,男女老少簇擁著擠進會議室。門口牆上貼著紅紙黑字:“陳家村合作社第一屆年終分賬會”。
會議室裏桌上擺著罐頭、蜂蜜樣品,還有剛打印好的分賬清單。村民代表、女工組組長、蜂農代表都在,連年紀大的陳奶奶也被陳鵬飛請來,坐在前排。
“大家安靜!”陳支書清了清嗓子,“今天是個頭一遭。陳家村第一次以‘合作社’身份分賬,誰幹了多少、得了多少,都是賬上來的,不含糊、不糊弄。陳鵬飛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