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裏十幾名婦女,就是朱油渣找來的。
李國安親手叫他們如何縫製漁網,不過這縫製漁網看似簡單,等真的上手後,卻異常困難。
“大家不要著急,剛開始確實有些難,不過熟能生巧,大家多練習就好了。”
縣城人口現在已經比湯縣令在任的時候上漲了起碼三成,現在每天還有不少的流民來到涪縣,李國安不忍這些人受凍挨餓,都接納了下來,不過他也事前約法三章,留下可以,但是必須幹活,以工代賑。
。。。。。
李國安在縣城規劃了一塊地,專門收入這些流民,還讓人組織他們建造房屋,雖然冬天效率低了些,但是也總比讓他們整日無所事事強。
李國安給他們安排的夥食,一天兩頓,一幹一稀,稀粥必須要保證筷子插進去不倒。
現實生活中,並不像小說那麽容易,就能獲取足夠肉食來供給百姓,但是就這夥食標準在整個大武帝國,也算是好的了。
而且除了縣衙以外,文府也開設了一間粥棚,每日由文府大小姐文錦薇親自施粥,隔三岔五還有饅頭,文錦薇也因此在百姓中聲望大增。
“文小姐。”
李國安正在街上閑逛,說好聽點,就是體驗一下民情。
“知縣大人。”
在街上撞到李國安,文錦薇也有些意外,不過還是禮貌地打招呼。
“文小姐客氣了,還得多謝文小姐開設粥棚救濟無數百姓啊。”
“小女子所做也是舉手之勞,比不得大人孤身前往巴國籌糧,大人才是義薄雲天。”
“文小姐真是客氣了。”
李國安也沒想到,大家不過相互寒暄一下,對方居然評價這麽高,便是在臉皮厚,也有些不好意思。
“大人,今日可有空,不如坐下喝杯茶。”
文錦薇指了指旁邊的茶樓,李國安隱約記得,這茶樓好像也是文府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