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將將亮起,祝卿好便匆忙地穿起衣裳去看看鍛刀的情況如何了。
畢竟現在戰場形式不容樂觀,兵器必須盡早製作好。
村長帶著十幾名村民,圍繞著鍛刀爐,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幾個人黑眼圈明顯,看起來是一夜未睡。
祝卿好走過去,“村長,你們打造的怎麽樣了?”
村長搖了搖頭,“原料倒是很好的原料,隻不過......”
祝卿好眉尖微蹙,“村長,說話非要說一半嗎?”
村長歎了一口氣,
“唉,隻不過這一批原料的含氧量還是太高了,這樣打造出來的兵器還是不夠堅硬。”
“我聽王爺說,東夷人他們的武器已經經過了改良,若是放在從前,這批原料去對抗東夷人,便也足夠了。”
“可是東夷人經過改良之後,我們拿著舊工藝做的兵器對上東夷人,恐怕還是要處於劣勢。”
祝卿好仔細查看了這一批原料鋼材,果然,如村長所說,表麵上浮現的紅點是含氧量偏高的標誌。
經過這幾天的長途跋涉,盡管已經做了最大限度的防潮措施,但是鋼材還是不可避免地生鏽了。
祝卿好問道:“村長,你們以前處理這種情況用的是什麽辦法呢?”
村長想了想,“是把鋼材與煤炭推入煉鋼爐高溫烘烤,把裏麵的氧燒出來。”
祝卿好點點頭,接著說:“隻不過這種方法煉鋼提純還是不夠徹底,對嗎?”
村長點頭應是。
古代的煉鋼技術無非隻有這一種。俗話說,百煉成鋼,要想提純,就隻能在煉鋼爐中高溫烘烤。
且不說這種方法,所費時間極多,況且所用的焚燒原料浪費也極大。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等待一道一道的焚燒。
祝卿好問村長,“你們這裏有木炭嗎?”
村長:“木炭倒是極多,隻不過如果要用木炭加熱焚燒爐來提煉鋼材的話,需要半個多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