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嬌聽話改正,宋九福自然會如約兌現。
她問沈小溪要了一籃子雞蛋,還要了點紅糖,並告訴她,菜幹馬上就曬好了,用鹽再漚兩天就能給她傳過去。
沈小溪這次並沒有馬上回複。
宋九福也沒有幹等著,收起匣子就去廚房看沈常誌調辣鹵去了。
黃美嬌在院裏教沈蘭心走路,暗裏一直在等宋九福的紅糖燉蛋。
雖然中午飯裏也拌了油渣,可那油呲呼啦的東西,和甜嘴巴的紅糖燉蛋怎麽一樣呢!
她就一心等著吃,但宋九福一點也不著急。
她試了試沈常誌調製出來的兩碗鹵汁料,選了偏鹹的那份。
沈常誌感覺很意外。
“媽你不是說這份鹹了點嗎?”
宋九福耐心解釋道:“鴨貨鹵入味不容易,料汁鹹一點,到肉裏就剛剛好。就算真的都覺得偏鹹,那也是好事!你到時候就往那些賣波子汽水的小攤旁邊靠,保準能和人家成為好朋友。”
沈常誌明白了。
媽說的就是鹹菜好下酒的道理。
隻不過,媽這腦子也太好用了。
她怎麽就能一下把這些都聯想在一塊呢?
沈常誌是真心愛做飯。
調製料汁讓他找到了人生追求,他這會兒什麽都不關心了,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了要做出第一批辣鹵鴨翅這事上。
宋九福看兒子這邊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去找了鄰居胡壽根。
壽根是小名。
江城一帶深信“賤名好養活”的道理,給孩子們的小名取的都土得冒泡。
宋九福甚至不記得胡壽根大名叫什麽了。
但這不影響她記得胡壽根前世的手藝。
胡壽根比沈常誌年長兩歲,當年他爹輾轉幾道親戚關係,把胡壽根送去洞庭湖邊上的一位老師傅家學木工。
胡家原意是讓胡壽根學著造船的。
可社會進步飛快,木船被時代所淘汰,胡壽根的木匠手藝,造不了大船,就隻能造小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