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鎮國謀士

第111章 一首《秋詞》前兩句就夠你學的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禦書房內,吳明高聲朗誦許良寫的詩,沒有點評。

因為詩的意思簡單明了,沒有什麽華麗辭藻,韻味、氣象卻已然超凡拔俗。

他隻淡淡問了一句,“曹大人,你的呢?”

怔怔出神的曹翕純心頭一顫,“我,我……”

他很想說許良寫得不好。

可是他的學識,他的身份,以及眼下的場合,都讓他說不出這番話來。

尤其是女帝蕭綽、禦前隨侍上官婉兒的授業先生是大乾儒家第一人顏秋,二人才學也早在大乾傳開。

曹翕純更不敢狡辯。

吳明卻似決心在他此時受刺激的心上再插一把刀,主動念起曹翕純的詩來:

“枯柳殘荷霜滿頭。”

“碧波**漾泛孤舟。”

“舉杯邀月觴秋晚。”

“同醉江愁萬古流。”

似覺得這樣還不夠讓曹翕純清醒,吳明又才開始點評起來。

“曹大人,你的《賦秋》詩中,枯柳殘荷、孤舟、觴秋晚、江愁皆是傷春悲秋常見之詞,又舉杯邀明月,同醉消愁。

若本官理解不錯,當是一首感懷之詩。”

“而許大人的《秋詞》卻似兩軍交戰料敵於先,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將你的詩詞論調定了下來。

而你也果然不負所望,寫了一首悲秋詩。”

“第二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反常態,熱情如火,頌揚秋日之美。

其中‘我言’二字道出了許大人的自信。

‘勝春朝’更是對秋日最大的肯定於認可。

而這認可,絕非一時感性衝動,而是蘊含了許大人對秋日更高層次的思索……”

說到這裏,吳明感歎看向許良,拱手道,“隻此二句,足見許大人才情、胸懷遠超常人。”

許良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