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條,需廢除金銀交易的限製,往後應準許寶鈔、金銀銅錢之間的自由兌換。”
如此一來,可增強民眾對寶鈔的信任,提高寶鈔的普及度,有助於穩定其價值。
“這般操作……是否會引起劇烈動**?導致金銀外流加劇?”
朱標並未繼續記錄韓成的話語,而是凝視著他發問。
身為儲君,他對眾人對寶鈔的態度再了解不過。
寶鈔得以施行,全賴官府強力推動,許多人至今仍持懷疑態度,僅因形勢所迫才勉強接受。
若解除此禁令,短時間內必引發眾人爭相以寶鈔換取金銀銅錢,勢必造成極大混亂。
殿外的朱元璋亦不禁皺眉,認為韓成的建議實不可取。
他以寶鈔換得諸多利益時,倒也樂在其中。
可一旦想到日後眾多民眾會拿寶鈔從官府換走大量金銀,便覺難以接受,心中頓生吃虧之感,痛惜不已。
“你所述的情況確實會出現,然而這隻是最初的一段時期。”
隻要官府能熬過最初那段艱難期,待眾人確認寶鈔依然可靠後,自然會對它重拾信心。那時,用寶鈔換金銀的速度便會放緩,更多人也會樂於接受寶鈔。畢竟,寶鈔攜帶方便,在遠途大宗交易中尤為實用……
韓成說完,朱標點頭附和,卻眉頭深鎖,神情愈加凝重。
“那個……目前國庫的金銀儲備,恐怕難以抵擋初期的瘋狂兌換需求。缺口太大了……”朱標說到這裏,臉上帶著些許尷尬。
這大明朝庭的財政狀況實在堪憂。
韓成沉思片刻說道:“這事確實棘手,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不過也並非全無辦法,容我先講最後一個應對寶鈔貶值的方案。回頭再細談如何填補這個空缺。”
聽到韓成似有對策,朱標、朱棣以及朱元璋都精神一振!金銀之物何其珍貴,他們深知獲取不易。若非匱乏至此,朱元璋也不會想到發行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