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罷,心中狂喜,連忙單膝跪地,鄭重地接過旨意:“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所托,若不能滅此頑敵,絕不歸來!”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肩頭,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片刻後,他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雖說可以立即籌備此事,卻不可草率行事。”
“那地方太過遙遠,與咱們以往的征戰不同。這次可是要渡海而戰,距離我大明國土甚是遙遠啊!”
朱元璋緩緩吐出一口氣,強壓下內心的怒火與急切,沉聲對朱棣說道。
盡管他在知曉倭寇後來的種種惡行之後,恨不得立刻派兵將其剿滅,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衝動必須克製。
打仗可不是一時興起之事,需得謹慎規劃,否則隻會自食其果。
身為征戰多年的老將,朱元璋對此再清楚不過。
朱棣聽罷,也收斂了喜悅,深吸一口氣:“兒臣明白了。”
燕王妃染恙,加之倭的所藏金銀無數,還有韓成方才提及的倭人於中原犯下的罪行,令朱棣恨不得即刻發兵踏平倭國,哪能再多等片刻?
然而,他並非毫無閱曆的少年。
深知作戰非同兒戲,需周全準備、充足糧草,豈是一時衝動便能動手?
更何況渡海征伐倭國,更需萬分謹慎,否則一旦敗績,實乃憾事。
所以他雖心潮翻湧,仍沉得住氣答應下來。
“提起此事,這倭國不僅與後來的華夏仇深似海,對大明亦無半點善意。
我朝平定北元之後,曾遣使通告周邊諸國,告知他們新主已立,日後當效忠於我大明。
高麗等國紛紛歸順並納貢。
唯有倭國不知好歹,不僅拒絕歸附,還殺害了我派去的使者!”
朱元璋談及此事,威嚴盡顯,滿腔怒火難以抑製。
“你就這麽咽下了這口氣?”
韓成看向朱元璋,疑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