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劉青春這個絆腳石,池音一心撲在學習技術上,除了在培訓班接受籠統的技術實踐課程,她還想去趙建國家找他開小灶。
拜趙建國為師已經十多天了,這是池音第一次登門拜訪,可不能手裏空空。
池音回到家,把帆布包掛在牆柱釘子上,就趴在床底下,摸索出壓在磚頭下的那皺巴巴的十八塊八毛錢。
這是她身上所有的錢了,攥著這點錢,她犯了難。
買便宜的禮品吧,拿不出手,買貴的吧,買個麥乳精買個紅糖怎麽著都得花銷四五塊錢。
想了想,自己身上還有點用處的,就是給孩子搗鼓吃吃喝喝這活了,就把禮品改為送些點心。
上了年紀的老人腸胃不好,還有高血壓,膽固醇,心腦血管等各種疾病,什麽樣的點心既健康又能拿出手?
要不,就雞蛋糕?營養豐富,口感細膩,老人小孩都愛吃。
以前她一到冬天總愛蒸上一籠熱騰騰的雞蛋糕,兩個小家夥一頓就能吃三個呢。
池音說做就做,把自己關在廚房折騰起來。
做了四年多的雞蛋糕,她早已熟悉了製作過程,隻需要麵粉,雞蛋,白糖就可以。
這個年代別說烤箱了,家裏連電飯鍋都沒有,但池音有她的獨門做法,就是用水蒸。
水燒開,裝入容器裏的雞蛋液上鍋大火蒸十五分鍾以上,再撤火燜上五分鍾。
昔昔和莞莞早就被香氣吸引,這會扒著廚房窗台探頭探腦。
兩人盯著池音從鍋裏取出蒸的蓬鬆的雞蛋糕,饞的直吞口水。
池音從鐵鍋裏取出最後一隻,轉身時,被趴在窗台往裏看的兩個小饞貓的樣子給逗樂了。
兩個孩子饞的流口水,等不及雞蛋糕變涼,池音就拿兩根筷子,用尖尖插入雞蛋糕裏,兩孩子像小鳥一樣張著嘴等待媽媽投喂。
等孩子吃完了,雞蛋糕也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