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芬驚訝問道,“你這孩子,是不是家裏有縫紉機?一邊學一邊回家練習?”
池音點頭。
王淑芬讚道,“你這方法是對的,掌握技術的竅門就在於邊學邊練,不然光看師傅在講台上操作演示,自己不親自動手,就像紙上談兵,很難掌握技巧。”
池音心裏有些興奮,看來她當時堅持在開課前購買縫紉機的想法是正確的!
王淑芬戴上老花鏡,對著褲衩一寸寸的檢視,“你這針腳走的密,走的齊,缺點是襠部褶子沒對齊,走線歪了。”
王淑芬把褲衩翻過來給池音看,“襠部這裏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褶子歪扭穿著也不舒服,這樣的技術很難拉到回頭客的,我們開門做生意的,要做的不隻是第一批客人,還得要口口相傳,口碑有了,客流量就自然找上門了。”
這番話讓池音懂了不少經營套路,立馬用剪刀拆了,這次她再縫不僅考慮針腳,鎖邊也細致,比第一次精益求精。
......
接下來的三天裏。
盡管池豔每天變著花樣找事兒,但都是一些不值得花費精力去對付的小打小鬧。
池音每天上午在培訓班接受學習,十點準時回家吃午飯,下午去趙建國家找師娘一對一的輔導。
池音走的是實踐操作的方式,遇到困難直接問,成長速度迅速。
這天池音從培訓班出來就直奔王淑芬那邊,隻因她昨晚連夜將未出嫁時的一件連衣裙拆了縫成件短衫,她急於給王淑芬檢驗成果。
進了院子,池音就從帆布包裏取出用塑料袋裝的短衫遞到王淑芬手中。
“你就用一晚上就完成了裁剪和縫製?這手速倒是比你師傅快。”王淑芬聽到池音說出製成的時間時已經夠稱讚。
這年頭大家都是去供銷社扯料子,再拿去裁縫店那裏量身裁衣,再縫製。
趙建國這樣的熟練裁縫師,完成一件衣服也得花一天時間嗎,光速度這方麵池音就有當裁縫的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