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別著急,跟我講講這織布機改良的原理。”燕驚瀾拿著圖紙一頁頁地翻,看了個大概,發覺跟普通織布機並無不同,隻有幾個細節處做了改動。
若是虞泓瑞在就好了,他更精於魯班之術,這種**巧技他時常接觸,如果是他,不需要李想來講解原理也能看懂這其中的關竅。
李想都求到燕驚瀾頭上來了,自然不能再隱瞞這織布機的原理了,他拿過燕驚瀾手中的織布機,翻找了一下,找到了其中一頁收稿圖,給燕驚瀾細細講解。
“首先你要了解織布,織布是靠提拉間隔的經線造成空隙,讓緯線通過,從而形成交叉結構,收緊變成布料的。”
“現在織娘所用的織布機,可以用腳踏板控製經線的提拉,但是需要手動擲入飛梭,讓飛梭帶著緯線穿過,這樣織出的布比較窄,擲入飛梭這個動作也比較多餘,於是我就在這裏做了個小小的改動。”
李想指了指銅筘底下的一個結構,“我在這裏加了兩個跟綜框一樣的轉軸,這樣當織娘踩踏腳踏板的時候,綜框會調換位置,與此同時飛梭會沿著梭槽飛到另一邊,銅筘緊接著落下來,將新穿的緯紗梳緊。”
“這樣一來,比起之前的織布機,織娘需要做的動作少很多,織布就快了起來。”
燕驚瀾聽著他的講解,不由得豁然開朗,原先看不懂的東西現在變得異常清晰,不得不說李想確實有兩把刷子,舉一反三的改動,竟然有這麽顯著的效果。
李想又說:“織布變快了,紗線就用得很快,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將棉紗和麻紗按不同比例混在一起,於是就做出了涿州布……話說為什麽要給這個布取名叫涿州布?”
他跟燕驚瀾交易的時候,燕驚瀾自然而然地叫它為涿州布,李想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隨著她去了。如今想來,卻很不合理,他老家也不在涿州,這布也不是從涿州傳過來的,為何叫涿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