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泓瑞一直沒有來信,霍景堯都從江南回來了,他依舊沒有寫信過來。
“買來的繡娘已經全部交給半夏姑娘了,生絲和絹絲則命人運到李東家的織布坊去了,這是這一趟的盈利,燕小姐你看看?”
霍景堯將一張銀票和賬本推了過來,燕驚瀾接過,翻了翻,確認無誤後便放到了一旁。
霍景堯看她心不在焉的:“燕小姐是有什麽心事嗎?”
“六殿下有沒有消息?”
“倒是沒有……他每次出門都不會特意聯絡我們,除非遇到了什麽事情。”
燕驚瀾絞著手帕,沒有被安慰到,反而覺得十分不妥:“可是,他連信也不給我寫。”
從前虞泓瑞在京中的時候,兩人天天見麵還偶爾會有信件來往,這會兒在外麵,見不到麵了,反而連封信也沒了。
這不對勁,很不對勁。
霍景堯看她的臉色,沉默半晌,吐出一句:“你們倆莫非……”
“嗯?”
“莫非,你們真的是兩情相悅?你這會兒沒了他的消息,寢食難安,猶如犯了相思疾。”
燕驚瀾被他說蒙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你說什麽呢?我隻是擔心他是不是遇到什麽問題了。以我們的關係,他不可能走了這麽久,卻連一封信也沒有給我。”
虞泓瑞與燕驚瀾的關係——互相利用。
每回虞泓瑞遇到工程上的問題,為了尋求新的建築方法和建築理念,都會先問問她的建議。
按理說修築黃河堤壩這種事,虞泓瑞更應該寫信過來問她會不會築堤壩才對呀。
正如燕驚瀾所想,虞泓瑞到汴州後,果真遇到了問題。
他一到汴州,便立刻到決堤的黃河口去查看,此地知府已經開始安排人救災了,救援工作做得十分有條不紊,訓練有素。
黃河年年決堤,當地百姓已經習慣到麻木了,願意搬走的,早就背井離鄉,到別的地方去謀生了。剩下的留在這裏的,要麽等著哪一天被洪水卷走,要麽等著洪水退去後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