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等級是按照重要程度,和珍貴程度來評估的。
如果是火箭,衛星等資料,哪怕隻是一個助推器的數據,風險評估也是一級。
周明珠給的資料是醫療器械方麵的,原本隻能算是六級,或者五級。
但問題是,這資料非常多,等於把醫院的常用設備,都更新迭代了。
當然,周明珠最近為了不顯得莫名突出,還跟著老胡一台一台的設備都研究學習了一番。
周明珠演出來的人設就是刻苦鑽研,好奇心重,一認真研究,就能舉一反三的天才人設。
老胡不止一次的提議周明珠,幹脆直接進廠,做技術型研究人員,一個月工資能拿到七十八塊錢呢!
周明珠死活不同意。
她還在糾結是去龍工科技大學,還是華中大學。
這個時期去上大學,教授都是將來的院士啊!
能聽院士講課,萬一她將來也能成為院士呢?
她都不敢想這是多光榮的事情!
以後她死了,校史牆上,或者院士牆上,在她前麵的都是水稻之父,原子彈之父,芯片之母,甜瓜西瓜女王,導彈之母……
而她要是也能跟這些院士爺爺奶奶同掛一麵牆……
媽呀!想想就激動!
她要她家族譜從她這一頁開!
周明珠是有完整規劃的,所有能考上研,考上博的學子,就沒有一個是不懂規劃的。
她給自己設計好了線路,所以她要堅定的一步步走過去。
所以,周明珠拒絕了胡俞傑的“捷進”提議。
胡俞傑一想到周明珠黝黑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著他,告訴他:“我要腳踏實地的把知識都學紮實。我將來的目標,是成為一位院士!”
胡俞傑愣了一下,華國第一名院士產生於1948年。
1948年3月,ZY研究院選舉產生了第一屆院士,共81人。
五億人口,就隻有81人獲得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