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宴之上,酒盞交錯,氣氛熱烈。
各國使臣的讚美之詞不絕於耳,無非是歌頌大唐強盛,陛下聖明。
高昌國王子麴智盛,年歲不大,眉宇間透著少年銳氣。
他的注意力落在大唐新出的曲轅犁、水車,還有那些剔透的琉璃杯盞、光潔的瓷器上,那份渴望幾乎要從他臉上溢出來。
其餘諸國使臣,也對這些能改善民生、提升國力的“神物”一個個眼熱得很。
李世民聽得龍顏大悅,幾杯禦酒下肚,豪情湧動:“諸位遠道而來,都是我大唐的朋友。朕富有四海,區區一些惠民的東西,要是能造福各邦百姓,也是一件好事。”
他話頭一轉,帶著帝王的寬厚,“等宴會結束,朕可以吩咐下麵的人,把一部分器物的圖譜和製作方法,賜給你們這些恭順的國家。”
李承乾聽了這話,心裏咯噔一下。
這些東西瞧著簡單,可背後是領先的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革新。
他端著酒杯,挪到李世民旁邊,壓低了聲音:“父皇,琉璃、精鐵的法子,還有那曲轅犁的構造,都是咱們大唐工匠的心血,是國之利器。這麽輕易給人,不出幾年,別國就能仿出來。長遠看,對大唐未必是好事。”
李世民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動,對太子這話,他顯然不太高興。
太子這話,太小心了,失了大國風範。
今天萬邦來朝,正是顯擺大唐胸襟和自信的時候,怎麽能小家子氣?
高昌王子麴智盛見太子跟皇帝嘀咕,估摸著是太子小氣,不想分享。
他大步上前,先獻上一顆拳頭大的夜明珠,珠光柔潤,瞧著就值錢。
然後才笑嗬嗬開口:“太子殿下想多了。我們高昌國是比不上天朝富庶,但也碰巧有一種‘琉璃’,叫‘火玉’,雖然沒大唐琉璃那麽透亮,也挺難得。這天下大得很,寶貝也不是一國獨有。大唐是天朝上國,何必藏著掖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