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晚七點半。
又是周日晚簽到打卡時間。
這是開學以來第二個周日晚打卡簽到日。
每個班的學生都集中在自己的教室,此時,大一金融班全員到齊。
教導員魏斌讓蘇逸清點了人數之後,又做了個一周軍訓總結。
總結完了之後,魏斌宣布投票選舉班級骨幹。
主要是團支書、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生活委員、體育委員、組織委員等,最後還要選出每個宿舍的舍長。
選舉的職位寫在黑板上,很多同學議論紛紛。
其中團支書和班長這兩個職位最受覬覦。
一通競選演講之後,竟然有七個人競選團支書,一人競選班長。
而競選人的演講,大多千篇一律,都是保證怎麽樣為班級服務,配合老師工作等等。
隻有蘇逸,講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帶領班上同學提前實習和創業。
這一點,有些同學不以為然,但教導員魏斌卻是眼前一亮。
在大學,團支書的含金量比班長要高得多。
主要是因為作為團支書,可以更頻繁地接觸到黨員群體,這些人通常在各方麵表現優秀,品行優良,如果以後想要入黨,團支書就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除了這個,選調生也幾乎都是優先考慮團支書。
事實上,團支書的工作內容比班長要更為廣泛,不僅能組織各類團內活動,還能參與學校的其他組織工作,比如學生活動、誌願服務等。
這些活動都可以拓寬視野,提升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個人成長大有裨益。
而班長主要在於管理班級,接觸的群體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班級內部。盡管班長同樣能夠鍛煉組織協調能力,但如果想要在更大範圍內建立人脈,那遠不如團支書。
而且從工作量上看,班長更類似打雜的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