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是慶島勞山餘脈,它海拔在550米左右。山上綠竹成林蒼鬆競茂的,更有許多怪石落戶期間。山腳下澗溪成韻,泉水沒事它就叮咚響,環境那不是一般的清新幽靜。要是在夕陽下的盛夏裏搬把椅子,泡上一壺大紅袍,身後要是再有個不算太漂亮但得格外有風情的小妞給揉著肩膀,那可真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這個讓人向往的地方就是勞山中有名的十二景之一的蔚竹鳴泉了。清代膠州文人王大來有詩讚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磴追尋樵客蹤。履下泉聲三十裏,杖邊山色一千重。深藏勝境疑無路,綠到仙宮遍是鬆。更喜道人閑似我,邀看萬朵碧芙蓉。”
對於哪一位偉大詩人作的詩,詩裏說的又是什麽意思,這個對秦玉關來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別的遊人一樣都挺喜歡這個地方的。但在這個如仙境般的地方,山腳下卻有十幾棟小別墅的存在。
在名勝古跡旁有私人現代化的存在,不但破壞了視覺美感,而且還很容易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像是好好的一鍋粥裏麵突然加了個死老鼠那樣讓人厭惡。有錢有權的人能夠在這種地方蓋別墅,雖然是實實在在的破壞了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美感,但是這種現象在華夏很多地方都被人習以為常了。
順著山腳,一溜兒排開的清一色的歐式建築,富麗堂皇又不失大氣,即便是在有山遮著光線的深夜裏,也能輕而易舉的看到這個有頭有臉的人才能居住的地方,因為這兒所有別墅的門前都有那種上麵白下麵藍的街燈杆子。在杆子上麵橘黃色的燈光灑滿的地方,習慣晝伏夜出的小蟲們在那兒唧唧歪歪的叫著。但它們歡快的歌聲忽然就消失了,因為一個很沒有道德的夜行者破壞了這極具詩意的氣氛。
“9號別墅,看來就是這兒了。”秦玉關順著植有綠化帶的道路邊停下,仔細的看了看一個鐵闌珊做成的大門上麵的門牌號後,這才點頭確定,喃喃的說:“能夠在這種環境裏有一處金屋藏嬌的地方,看來也真夠奢侈的,真他媽的給dng員丟臉啊。”臉上除了憤憤不平外,更多的卻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