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權大駭。
萬沒想到陳霄這個狗東西現學現賣。
當下眉頭緊皺,牙關緊咬竟是屁都不放一個。
梁三兒卻是從他的神情上捕捉到了些東西。
當下也不往前走了。
心中卻對這個好多年也未曾見過的兒子有了些好奇。
這半輩子的顛沛流離和軍武陣仗讓梁三兒看得清很多東西。
軍武之人要想牢牢的盤在社稷上,便不能一直行武。
先皇也是如此想的。
前朝崩壞還在眼前,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自然也就不會讓這些跟著自己打天下的二代們混吃等死。
幾名開國元勳便拍著腦門,搞了個二代標杆。
梁國權算一個。
因為他書讀得好。
國策治論自是輪不到他,可財臣算盤卻是行家裏手。
在梁國權主持皇商的那些年也是推行了多項政策。
新朝的國庫也逐漸充盈。
本應該是最為春風得意之時,卻被自己安排在了這邊陲小鎮。
當年離開大雍之時,這個兒子已經成家立業。
為了不引人注意便使了一招狸貓換太子的戲碼。
套用了他人的身份。
當年走得急切,生怕安排得不夠圓滿,露出破綻。
家眷親屬更是被自己私藏起來。
這些年來也未曾聯係過。
想來是對自己有幾分怨氣。
不過這孩子也不想想清楚,若是老爹都沒了……
你這還當個屁的官。
梁家這麽多年的努力,不能再變成泥腿子。
想到此處,梁三兒不由地歎了口氣。
“這些年也是辛苦你了,”
“眼下我的好孫女也應該及筍之年了吧……”
他拍了拍梁國權的肩膀:“此番謀劃雖不得利,可也是人算不如天算。”
“糧草既沒了也不打緊,隻要皇子還在,我們便還有機會。”
說著話,竟是笑了起來:“等我朝中布局落定,城外羯狄大軍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