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載以來,大夏朝尋仙問道的風氣濃厚。每隔幾年或者十幾年,總會流傳出某某被仙人看中,收做弟子,澤及家人的傳聞。普通凡人,隻要稍稍有些福緣,都會得到仙人贈與的各種聖藥奇物。至於路遇仙人騰雲駕霧破空而去的,更是數不勝數!而天下有名的仙家聖地,也有好幾處……
明州西北,有座浮雲仙山,其高不知幾萬裏,且終年雲霧繚繞,人畜莫能入,隻有每輪甲子戊辰年清明過後的一月之內,濃霧才會消散大半,露出此巨峰的大致輪廓。當其時,即使遠在幾十裏之外,都能看見山頂上有兩峰相對,隱呈一道巨大門戶。
傳說,這是居住在其上的仙人放出訊息,廣邀天下蒼生登山,擇其良善者收入門下,傳以長生不老,呼風喚雨,移山填海的玄奇仙術。
清明乃是大夏朝民俗中祭祖掃墓的時節,浮雲仙山在這個時候雲開霧散,頗惹人非議,好在每六十年才有這麽一次,並不能成為世人抵觸排斥的理由。
當其時,無論達官顯貴,青衫士子,還是江湖豪客,販夫走卒,伶人將作……乃至世所輕賤的風塵女子,都會早早祭奠故去的親友,從各地匯聚而來,湧入仙山腳下的浮雲鎮,好為登山做些準備。其實多數人的想法都很簡單,即便不能撞上那萬中無一的“仙緣”,也可趁機一覽仙家盛景,大長見識,或者幹脆在山下浮雲鎮中擺攤設點,賺取不菲的財貨。
如此情形,不知持續了多少個甲子,早已成為大夏朝一件著名的盛事,被稱作“登仙門”!
……
又是一個戊辰年,清明早過,浮雲鎮上依舊熙熙攘攘,嘈雜不堪。洶湧的人流從東門進,購足幹糧器具,就毫不停留地從西門竄出,直奔輕靈高峻的浮雲仙山。
虞記鐵匠鋪的老板虞鑄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有一手祖傳的精湛打鐵手藝。此時的他正**著精壯的上身,左手鐵鉗夾住一塊通紅的毛坯,右手鐵錘節奏感十足地起起落落。清脆的叮當聲,如同一曲輕快的旋律,給鋪前的紛擾,增添了些別樣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