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方景考得比顧應麟好,排名第九,當上了廩生。
顧應全夫婦帶幾個孩子去恭賀的時候,他們還沒有緩過勁兒來呢,都大下午了,才在那裏準備午飯。
“忘了煮飯,菜倒是燒好了。”方茹笑道,“等到要吃飯的時候才發現,誰也沒管飯,這會兒才開始燒。”
楊氏笑起來,“這麽好的事,誰都要心亂!”
柳氏招呼他們幾個坐,又端了涼茶來,笑道,“你們家小叔也考上了秀才,大家夥兒一樣好,老爺子現在可樂了罷?我聽人說,這幾天他下棋常走神。”
“可不是,老惦念,這會兒放心了,吃完飯同小叔說了一陣,就去下棋了,這回準下得贏別人。”
聽的人都笑了,顧春芽把硯台拿出來給方景,“一早就知道你能考好,前幾日就買了。”
“哎喲,你們真客氣,還送東西!”柳氏忙擺手。
“小景哥教咱們寫字呢,應該的。”顧春芽笑道,“再說,也不是什麽貴重的硯台,小景哥你快收了罷。”
方景伸手接了,說道,“字寫的不好看,我還是要說的。”
顧春芽撲哧一聲笑了,“就怕你不說呢,咱跟眀益就靠著你當書法大家了。”說著又疑惑的看著他,“對了,廩生不是要去蘇縣念書嗎?”
“不用,在桐平鎮也有縣裏設的書館,不過我還是覺得跟秦夫子學比較好,每個月去書館讓學官考核一下,通過了就行。”
沒想到還挺寬鬆,不會強迫學子去書館念,那麽,看來自學也是可以的了,隻要通過考核與科舉選拔,就能參加秋闈。
幾個說了會兒話,楊氏笑道,“就不打攪你們吃飯了。”
他們便告辭走了。
路上,楊氏同顧應全道,“剛才我試探了下柳妹子,說老爺子心情好,什麽事都容易商量,又說茹姐兒好,柳妹子隻是笑,還順應了我兩句,看來她確實是想把茹姐兒嫁給咱明瑞的。我想著得給公爹再提一提,這一年還不是一下子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