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授權費用方麵,我們可以根據定製預裝數量靈活商談,對於標準化定製,百萬以下小規模出貨量合約授權價格擬定為二美元左右,而百萬以上大規模出貨量標準合約授權價格大約在一美元至一點五美元左右;對於深度定製版本,一般隻接受百萬以上出貨量的深度定製合約,每份授權價格大約在三到五美元左右。”說完Sala手機定製的倆種模式,蔡思強沉穩地報出了自己的價格預期,老實說,單從價格來說,這個價錢真的不貴,別的不說,Andriod係統本來是google開發的開源係統,隻是因為其中涉及了部分微軟專利,HTC要打開國際市場,就得給微軟每部手機繳納五美元專利授權費,也就是說微軟什麽都不用做,HTC每年大約要給微軟繳納六千萬美元的專利費。
因此蔡思強這個報價,對於鍾德華來說還真不算什麽,甚至可以說是意料之外的廉價,如果能夠談成獨家壟斷供應的協議,鍾德華甚至準備給出每份十多美元的價格來。如果Sala輸入法能夠獨家安裝在金地智能手機上麵,單憑這一點完全能夠成為金地手機最大的殺手級賣點,這個賣點給金地手機產品帶來的品牌提升以及終端零售溢價遠遠超過這幾十塊錢的成本。
要知道對於高端機型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價格,而是品牌和獨特賣點,倆三千這個主流高端價位的手機,硬件成本大家其實都差不多,價格多賣四五百元還是少賣四五百元,靠的的就是這個賣點和品牌差異。可是對於手機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來說,要找出一個獨特賣點何其艱難,現在控製著手機上遊零配件供應商就那麽幾家,大家的選擇幾乎差不多,製造加工代理商也多數雷同,要想在硬件上玩出點差異來太不容易了。
因此對於手機這個產業來說,一方麵讓能夠控製上遊關鍵技術廠家體現出強者恒強的趨勢,而缺乏上遊關鍵技術的下遊廠商卻是功能性能相近而日趨艱難,對於金地這種在國內手機市場的補缺者來說,本身缺乏核心技術,想要找出一個強於競爭對手的賣點更是難於上青天。技術上拚不過,品牌上也缺乏優勢,絕大多數情況下就隻有在價格上下功夫,因此價格戰打起了異常血腥,可是關鍵技術不在自己手中,這個成本控製也是大成問題,要打價格戰也往往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因此從銷售額來看金地看似風光,畢竟現在每年百億以上的銷售額,擱在哪裏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公司架子,但是從利潤來看其實相當磕磣,幾萬人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往往都是白白替上遊零部件廠家、下遊的渠道商以及中間的廣告商們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