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11月初,杜克收到了GRE成績,出乎預料的沒有得到滿分,作文本來滿分是6分,杜克隻得了5分,顯然,判卷的老師認為一個正常的考生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優秀的作文,尤其引用的西方典故,簡直是事先做好背誦下來一樣天衣無縫,鑒於中國考生一貫準備考試“優異表現”,杜克那篇完美的作文,沒有缺陷就是最大的缺陷。這個邏輯說起來很操蛋,卻是GRE考試一個不爭的事實,論考試,全球學生中能夠同久經考場百戰不殆的中國學生相提並論的極少,也許隻有同處東亞圈的島國矮人和半島上的棒子們還可以勉強抗衡。
對那有些意外丟掉的一分作文分,杜克已經無所謂了,也難得去申請核查,如果單純從他的作文來看,雖然有很大可能重新找回這一分,這個得分已經超過往年麻省理工的入門分數線,這就夠了。對於麻省理工這樣的猛校,GRE分數並不是萬能的,雖然沒有GRE分也是萬萬不能,對於杜克來說隻要能夠滿足其進入的門檻就好,畢竟主要還是要靠那篇具有開創性的語音識別技術改進的專業論文去打動一個麻省理工的名教授,隻要說服了未來的老板,才是邁進麻省理工關鍵。
隻是,杜克久久未收到JACM的回複郵件,讓他心裏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莫非這個水平還是入不了JACM編輯們的法眼?那自己還想靠這篇論文去撬開麻省理工大門,現在看來豈不是也有些不靠譜?
這天杜克照例打開自己的網上郵箱,突然發現有一篇陌生人發過來的英文信件:
“親愛的杜克先生:
你好,我是斯坦福大學的史密斯教授,作為JACM特邀審稿專家,非常高興看到關於語音識別領域突破性的技術論文,對於你提出的這種新的語音識別技術原理,我個人認為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和很好的實用前景,我還有幾個問題:第一,你是否基於這個原理開發出相關原型應用?第二,關於語義智能上下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