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厚黑學

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

有人問我:厚黑學三字,宜以何字作對?我說:對以道德經三字。李老子的道德經和李瘋子的厚黑學,不但字麵可以相對,實質上,二者原是相通,於何征之呢?有朱子之言可證。《朱子全書》中有雲:“老氏之學最忍,他閑時似個虛無卑弱底人,莫教緊要處,發出來,更教你支格不住,如張子房是也。子房皆老氏是學,如關之戰,與秦將連和了,忽乘其懈擊之。鴻溝之約,與項羽講和了,忽回軍殺之。這個便是他卑弱之發處,可畏可畏。他計策不須多,隻消兩三處如此,高祖之業成矣。”依朱子這樣說:老子一部道德經,豈不明明是一部厚黑學嗎?我在《厚黑叢話》卷二之末,曾說:“蘇東坡的《留侯論》,全篇是以一個厚字立柱。”朱子則直將子房之黑字揭出,並探本窮源,說是出於老子,其論尤為精到。朱子認為關、鴻溝,這些狠心事,是卑弱之發處,足知厚黑二者,原是一貫之事。

厚與黑,是一物體之二麵,厚者可以變而為黑,黑者亦可變而為厚。朱子曰:“老氏之學最忍。”他以一個忍字,總括厚黑二者。忍於己之謂厚。忍於人之謂黑。忍於己,故閉時虛無卑弱;忍於人,故發出來教你支持不住。張子房替老人取履,跪而納之,此忍於己也;關鴻溝,敗盟棄約,置人於死,此忍於人也。觀此則知厚黑同源,二者可以互相為變。我特告訴讀者諸君,假如有人在你麵前脅肩諂笑,事事要好,你須謹防他變而為黑。你一朝失勢,首先墜井下石,即是這類人。又假如有人在你麵前肆意淩侮,諸多不情,你也不須怨恨,你若一朝得誌,他自然會變而為厚,在你麵前,事事要好。曆史上這類事很多,諸君自去考證。

我發明厚黑學,進一步研究,得出一條定理:“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有了這條定理,厚黑學就有哲理上之根據了。水之變化,純是依力學公例而變化。有時徐徐而流,有物當前,總是避之而行,總是向低處流去,可說是世間卑弱之物,無過於水。有時怒而奔流,排山倒海,任何物不能阻之,阻之則立被摧滅,又可說世間凶悍之物,無過於水。老子的學說,即是基於此種學理生出來的。其言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諸君能把這個道理會通,即知李老子的道德經和鄙人的厚黑學,是莫得甚麽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