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何去何從?
趙一平現在覺得有些騎虎難下,卞兆南是個老持沉重的人,他提名讓陳京去平洞出任黨委書記,這的確是個通判考慮後的提議。
平洞是個很關鍵的地方,但是也是個窮地方,卞兆南提議把陳京下放平洞擔任一把手,既是提拔,同時也照顧了舒治國以及其他領導的情緒,陳京畢竟是馬步平的人,這一點必須要很好的考量。
如果不下放陳京,現在林業局局長一位虛懸,陳京在林業局現的威信高、呼聲也高,林業局長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就目前的情況看,陳京去平洞的影響力,可能要遠小於他出任林業局長的影響,畢竟縣直科局是縣城的單位,很多下麵的實職幹部削尖腦袋想進城,林業局長的競爭要比平洞鄉黨委書記的競爭激烈得多。
一想通這些,趙一平感到事情有些棘手。
他在碰頭會上反對陳京下放平洞,既然平洞他不能去,其他的鄉鎮他自然也不能去。不然趙一平質疑陳京太年輕,不夠穩重,他怎麽才能自圓其說?
但是陳京不下放,又能去哪裏呢?
趙一平感覺自己好像又一次陷入了舒治國的算計的中了,舒治國這個人,他做什麽事情都講求水到渠成。什麽叫水到渠成?那就是他的意圖,總是需要下麵的人都自覺的擁護,那才是水到渠成。
這一點在中國傳統官圌場文化中非常常見,很多人都喜歡追求這個東西,水到渠成,那就是麵子,那就是顏麵,那就是體麵。做官做到那種程度,那就有威嚴,那就很成功。
清朝著名皇帝康熙大帝,他十四歲麵臨親政,當時的康熙,對親政的渴望到了極點,但是他不主動提出這個問題,而是千方百計的向下麵的人施壓,讓他們上奏折求他親政,大臣奏折求,他還口口聲聲說自己年紀尚幼,斷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