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棟、林衝帶了十幾個人,縱馬朝著汴梁而去。
寒冬季節,地裏一片荒蕪,不時可以看到有死人的屍骨躺在那裏。
在大宋這麽多年,這樣的景象武棟已經司空見慣了。
以前在現代的時候,書中說宋朝有曆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事實上,經濟確實發達,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另一方麵,這個朝代的百姓又是最貧窮的。在宋朝,1%的人占據了90%的土地,貧富差距之大為曆朝曆代之首,農民大部分都是佃農,隻要年景不好,就會有人餓死。
也因此,曆朝曆代,沒有一個朝代的農民起義數量能夠超過宋朝。
從宋太祖乾德三年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到宋朝末年最後一次農民起義,宋朝前後300年經過了433次農民起義,其中230次發生在北宋,203次發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農民起義。宋朝可以說是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產生、發展,直至滅亡。
宋朝那些赫赫有名的將領嶽飛、韓世忠等等都是朝著鎮壓農民起義而起家的。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馬上,武棟不由得低吟道。
“兄弟你說的是什麽詞?說的真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要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了,就算是我林衝,堂堂的80萬禁軍教頭,也被逼得走投無路了。”林衝歎息道。
“哥哥何必悲傷,所謂的困頓隻是暫時的,總有一日,哥哥會龍騰大海,名震天下。”武棟笑著道。
林衝搖了搖頭,對於武棟的話不放在心上。在林衝想來,自己這一輩子是完了,隻能偷偷摸摸的做人。今後想要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世人麵前都不可能了。
一路上經過了無數的城鎮,城鎮裏麵百姓的生活比農村要好一些,不過說起當今的皇帝宋徽宗,百姓也是怨言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