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劉邦從小遊手好閑、不事生產、貪財好色,基本上就是一個混混。
也難怪李師師等人看不上這樣的劉邦。
武棟想了想,道:“我說劉邦是英雄,首先是因為劉邦能忍。”
李師師驚訝道:“他能忍?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武棟道:“是的,他能忍,很能忍。所謂的忍,有兩種,一種是在強權暴力麵前不得不忍氣吞聲,這與其說是忍耐,不如說是無奈。打又打不贏,拚命又沒有本錢,不忍,又能怎樣?能做到這種忍的很多,而劉邦的忍則是第二種忍。”
李師師道:“此話怎講?”
武棟道:“所謂的第二種忍則是麵對誘惑不為所動,為了實現自己的誌向寧可斬斷欲望,這才是真正的忍。能做到這種忍的無一不是大英雄大豪傑。劉邦為人貪財好色,但是劉邦打下關中之後,‘財物無所動,婦女無所幸’,麵對無數的奇珍異寶、美女佳人,劉邦其實也心動,在秦宮裏看的眼都花了,腳都挪不動,別人叫他他都聽不到。但是最終他還是毅然離開了秦宮,返回軍營,沒有拿走秦宮一件東西,甚至連秦人獻來的犒勞軍士的牛羊酒食都不接受,說我們自有軍糧,不忍破費大家,結果秦人喜不自勝,唯恐劉邦不能當秦王,你們說劉邦這不是‘忍’嗎?可是看看項羽是怎麽做的,項羽進了鹹陽之後,大肆搶掠焚燒三個月,弄得人心盡失。兩相比較之下,立見高下。”
李師師默然,過了好一陣,才道:“你說的不錯,以前我確實小看劉邦了。光是這一點,他就遠遠超過項羽了。”
武棟又道:“除了能忍之外,他還明是非,識好歹,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善於糾正自己的錯誤,還能容忍別人的過失,不拘一格的錄用人才。資治通鑒上記載,他胸襟開闊,熱情豪爽,連看門人和底層的小兵都可以做朋友,所以英雄豪傑也心甘情願為他所用。樊噲有勇,張良有謀,韓信會用兵,蕭何會治國,這些人都是他的屬下。他不止是想著自己做皇帝,自己發財,而是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官大家做,有財大家發,你們說這樣的人物算是英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