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生武大郎

第十八章 生辰綱

這裏要說一下梁山的民事製度,這民事製度自然也是武棟訂立的。

每100戶為一村,每一村大概有1000人。每10村為一鄉,每10鄉為一鎮。

每一鎮大約10萬人,現在梁山泊共有兩鎮20鄉。

其中各村的村長都是百姓選舉出來的,一戶一票,根據票數多少決定誰是村長。而鄉長則是在10個村長中指派,鎮長則是在鄉長中指派。

若是村民之間發生了爭執,則由村長處理,另外隨機從村子裏挑選10個人,讓這10個人組成陪審團,若是村長的處理結果沒有得到陪審團多數成員的通過,則不能成立。

這樣的鄉村製度、陪審製度如果放到大宋朝自然是大逆不道,但是在梁山泊,都是“移民”,武棟在這裏擁有說一不二的權利,自然想怎麽辦就怎麽辦。

很快,村民就感覺到了這些製度的好處所在,村長是選出來的,自然不敢怠慢村民,而是真正的為村民服務,而陪審製度則讓審判結果無比公正,再也不會發生以前官府欺壓百姓、胡亂判刑的情況。

如果說這是“政治製度”的話,那這個政治製度無比的清明,初步在梁山實行了選舉製。

加上除了10%的農業稅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百姓的負擔也要被外麵輕得多。

也因此,花榮在這裏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感覺這裏的百姓生機勃勃的,充滿活力,大部分人都帶著笑容,讓他很想融入其中。

在外麵,大宋朝統治的地方,很多百姓都如行屍走肉一般,臉色呆滯,生活困苦,沒有笑容,也看不到前麵的希望,自然是一種死氣沉沉感覺。

這裏的百姓對於武棟是尤其的感激,幾乎家家戶戶都為武棟立長生牌,感謝武棟給他們一塊如此的寶地。

“武大哥其誌非小啊……這裏的百姓,這裏的士兵,完全不是土匪窩的樣子……武大哥莫非是要造反奪天下不成?”花榮心中不由得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