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棟心中一愣,吳用讓他稱王,這很正常。吳用這個人喜歡拍馬屁,找機會就奉承武棟,把武棟捧得高高的。可是公孫勝、李綱都是很理智的人,他們為何也讓自己稱王呢?
公孫勝道:“大都督,我們現在已經占據了整個高麗,也隻有王者才能配得上高麗之主的身份,此乃其一。其二,大都督稱王之後,可以激勵士氣,增進團結。”
“王”和“大都督”的身份大不相同,一個是一方王者,一個隻是軍事首領,普通百姓對於“王”和“大都督”的認同感也完全不同。之前武棟沒有稱王,那是因為占據的地方太小、太散,稱王更像是一個笑話,何況當時稱王之後肯定不會被高麗人容忍,到時候也將麵臨高麗人的進攻。而現在,公孫勝、李綱等人都覺得稱王的時候到了。
“讓我再想一想吧。”武棟道。
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武棟覺得還是應該慎重。
“對了,高麗大王的罪己詔寫出來了嗎?”武棟道。
“已經寫出來了,就請大都督過目了。”公孫勝道。
當下公孫勝將王俁所寫的罪己詔遞給了武棟,武棟仔細的觀看起來。這罪己詔不是責備王俁自己,而是責備王俁的祖先王建得國不正。高麗太祖王建原本是後高句麗部將,200年前王建篡位,自立為王。之後王建又滅了新羅、後百濟,建立統一的王氏高麗。
在儒家理學思想中,武將篡位乃是絕不能容忍的,所以讓王俁寫出罪己詔。
罪己詔中還有王俁要退位的事情,王俁準備把高麗大王的位置讓給梁山大都督武棟,美名其曰“禪讓”。
“這個王俁,真的很聽話啊。”武棟笑道。
“這人無比的膽小,我原本以為還要威脅他一番,誰知他當即就寫了起來,把我們想要的內容都寫出來了。對了,他還有一件事情想要稟報你。”公孫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