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縣城外,劉繇城內,呂方正穿了條牛鼻犢褲,打了赤膊,正和一幫士卒和泥,修補城牆,他用了昔日農村中的三合土之法,使用紅土、熟石灰、碎石,然後用竹條代替現代鋼筋,增強牆壁的抗拉性,澆築成山寨版的混凝土,待凝固後,十分堅固。他從壽州城來到丹陽後,就知道攻伐杭州錢繆之戰是遲早的事情。呂方雖然不知道曆史上這場戰爭確切結果如何,但曆史上楊吳和錢繆的越國都存在了相當長時間,那麽這一戰肯定是相持甚久,誰也沒滅掉誰。自己這條小魚想在渾水中撈到好處,唯一的做法就是按照五百年後從這裏起家的那位朱八八的名言做“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深據根本,劉繇城雖然城牆破損的隻剩下幾段矮牆了,但當年劉繇當年也算一野心家,雖然一開始就被孫策打得一塌糊塗,但這劉繇城是他準備用來割據東南的根據,很是花了一番心血,動用數萬民夫,先砌一座離平地五丈的高台然後再其上建城的,這高台還在,而且夯製的地基曆經數百年還是十分堅實,在其上修築城牆人工便省了大半。
本來像呂方的身份在自己地盤上修這麽險峻的據點,幾乎就是在鬧市中的大聲喊:“某要造反了!”上麵的老大恐怕立刻就要派兵征討了,無奈他的頂頭上司安仁義本身就心懷鬼胎,倒是頗為欣賞呂方的做法,加上前麵還有一個大敵錢繆,對呂方這放肆的行為竟無人來管了,雖然呂方人力有限,隻得讓手下士卒一天操練,一天幹活,輪流修築,好歹還是在幾個月內將南方的城牆粗粗修補完畢。
正在眾人幹活的時候,卻看見正在城內廣場訓練新招募的丹陽兵的陳五帶著兩人跑了過來,神色十分匆忙,後麵兩人倒也都是熟人,一人是縣城指揮秋收,忙的不可開交的範尼僧,另外一人便是安仁義麾下的騎將李銳。隻見他拱手為禮,呈上一封書信交給呂方。呂方查對過印記無誤,打開書信一看,臉色一變,喝道:“傳令,召集士卒,明日出兵潤州。”說罷轉身離去,陳五和範尼僧對視了一眼,齊聲向李銳問道:“要討伐錢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