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繈褓之中的荀粲偶然間聽到算無遺策的賈詡與自己家族的荀攸之間的對話,稍加推測便已經明白,原來這江東竟然成了南楚之地,還和漢朝對峙百年,一時間荀粲隻覺得自己的腦子真的無法理解這段似是而非的曆史。
不過荀攸這個可以當自己大伯的從兄卻讓荀粲稍加注意了一點,荀攸,字公達,乃是父親的侄子輩,卻比父親還大了五六歲,與父親關係親密,善陰謀詭計,繼郭嘉之後,乃是曹操最信任的謀主,世人將這兩位荀家的頂梁柱稱之為“二荀”。
此時荀彧見宴席中的氣氛有些僵硬,自然明白大家都想起了赤壁兵敗的事情,於是他用那清朗淡定的聲音說道:“今日隻談風月,不談國事,文和、公達也勿要相爭,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既然為丞相謀,自當要齊心協力。”
荀彧在曹操陣營中的影響力可謂巨大,他有著崇高的品德與自我修養,一舉一動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擔當尚書令多年兢兢業業,被人尊稱為“荀令君”,在不久前曹操要增荀彧食邑千戶,還要授之以三公,荀彧卻讓荀攸推辭了十幾次才作罷,像這樣道德與行動上的完美君子真的讓人無法不敬佩。
賈詡與荀攸聽到此言,不由對視一笑,一些小小的摩擦卻消失不見,賈詡望著跪坐在主位之上的荀令君,簡貴的漢服,頭戴綸巾,整潔的須髯,清朗偉美的容貌,這“留香荀令”在容貌上倒真的不比那“擲果潘安”差,在當世,怕是隻有那“顧曲周郎”可以與之媲美吧。
雖然賈詡很欣賞荀彧這樣的人傑,卻不代表他會像荀彧這樣恪守禮節,永遠一絲不苟的模樣,這實在是太累了,他隻要瀟瀟灑灑過這輩子就行了,至於國家興亡,與我何幹?
在百日宴結束之時,北漢丞相曹操也送來賀禮,表達了他對荀氏一族的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