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之名門公子

第十六章 書法之意境

同在建安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豐樂,劉備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穀帛。劉備複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誌之士,無不競勸。

值得一提的是,荊襄名士龐統在率軍攻打雒城時不幸中流矢身亡,令劉備痛惜無比,不過雖然折了鳳雛,卻還有臥龍諸葛亮在,劉備便覺得心安,如今他自領益州牧,也算是有了地盤的一方諸侯了,他的大半輩子都是在流離中渡過,最困窘時還要借助南楚的力量,但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知不覺,荀粲已經八歲了,他在與鍾繇習字的同時,結識了與鍾繇同為大書法家的韋誕,韋誕,字仲將,曹魏時京都地區人,他能書各種書法,尤其精通題署匾額。韋誕不僅書法精通,更精通畫藝,所謂詩畫雙絕,在畫藝的造詣上,鍾繇不如韋誕。

於是荀粲又虛心向韋誕請教畫藝,韋誕仔細的觀看了荀粲的書法,不由暗暗心驚,此子不過八歲就能擁有這樣的書法,真可謂下了大功夫,再詢問了一下同為書法家的鍾繇,鍾繇對荀粲可謂讚不絕口,而且還告訴韋誕這個不過八歲的孩子因為刻苦練字而將整個池塘的水都染黑的光輝事跡。

韋誕如同發現了一塊璞玉,又想起退隱的荀令君,以及對荀家這樣高門大族的敬仰,於是便也悉心指點了荀粲,而荀粲頗能舉一反三,向韋誕提出一些記憶中西洋畫的技巧,倒是反而讓韋誕深受啟發,於是荀粲在韋誕心目中的分量更高,事實上,他覺得要精通書畫,必定要耐得住性子,忍受得了寂寞才行,這不過八歲孩童就有這樣的大毅力與大恒心,真不愧為荀令君之子,日後必不是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