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第一段乃是引子,旋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旋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荀粲聽了這第一段,就可以斷定,此人的琴技已是絕對的上品,還是上品巔峰,即為一品(上品中還分一到三品,一品最高),差一步便可入神品境界,琴音的風格顯得十分的淡漠,用音極其的精準,仿若可以掌控一切的感覺。
第二段,那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鬆根之細流。”荀粲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這琴藝著實高超,南楚之地果然藏龍臥虎!
第三段是第二段的移高八度重複,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旋律無比動人,“其韻悠悠揚揚,仿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琴音雖妙,荀粲卻發現這琴曲中少了一股生氣,美則美矣,終究是死物。
第七段,在高音區連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後升,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
此時荀粲卻已經讓唐婉將名琴“無上”取來,擺放完畢,心中卻已經醞釀著如何以琴音和之,並對此人的琴道點撥一番,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第八段,變化再現了前麵如歌的旋律,並加入了新音樂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聲,音樂充滿著熱情。段末流水之聲複起,令人回味。
而就在《流水》第九段響起之時,荀粲以琴音和之,名琴“無上”這伏羲式的古琴音色極其雄渾厚重,與仲尼式的古琴“殘淚”的清雅純正稍異,但在荀粲那神品的技藝之下,兩種琴音出奇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