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之名門公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中聽琴

荀粲再一次見到童年時與他一起向那衛季道學琴的侄子時,是在這巍峨高大的嵩山山林之中,不過此時的嵩山還不叫嵩山,五代後才稱“中越嵩山”,嵩山與昔日郭嘉的故鄉潁川陽翟靠的很近。

嵩山屬伏牛山係,主脈在登封境內,連綿六十多公裏,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是其總名。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於黃河南岸。

而這潁川書院就距離這嵩山不遠,有傳言稱,北魏孝文帝時期,在潁川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嵩陽書院,而這嵩陽書院,正是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並稱我國古代的四大書院。

很明顯,荀勖是在潁川書院的學生,他自幼酷愛音律,是以常常獨自一人來這山林之中練習,荀勖除了善琴以為,在其他樂器上比如笛子上麵的造詣同樣很高。

此時荀勖正端坐於林中,身前擺著一張古琴,地上青草遍布,那柔和的晨曦在林間肆意蕩漾,霧氣將晨曦纏繞著,仿若仙境,此時此景,令一旁準備仔細傾聽這個侄子彈琴的荀粲忽然想起一句詩——居山四望阻,風雲竟朝夕。深溪橫古樹,空岩臥幽石。日出遠岫明,鳥散空林寂。

荀勖所要彈奏的卻是荀粲所作之曲《漁樵問答》,此乃荀粲當年隱於南山之中所作,為了表現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

其實對於荀勖這個比自己也隻是小了一兩歲的侄子,荀粲還是覺得很滿意的,他年紀雖小,但在世家圈子中人緣很不錯,缺點就是自小被鍾繇稱之為“此兒當及其曾祖(荀爽)”的他為人比較高傲,心胸也不是很開闊。

不過荀粲與荀勖的關係也很不錯,畢竟兩人師出同門,而且都是荀家極其傑出的後輩,若說荀粲有什麽讓荀勖嫉妒的話,那就是荀顗對荀粲的親昵遠比他多,自從當時荀彧漸漸病重,照顧他的責任就落到了荀顗身上,而荀勖就是在荀顗的撫養中長大,對荀顗這個叔父自然敬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