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的盒子內放著一本墨綠色皮子的厚厚本子,上麵寫著用毛筆書寫著大大的三個字,“老偏方”,字跡說不上多好,但勝在工整。
張梅小心的拿出盒子內的厚本子,小心的摸了摸,有些粗糙的紙麵讓張梅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輕輕翻開,紙張雖然有些發黃但並沒有很脆弱,張梅摸了一下,紙張的厚度完全超乎張梅的預料,紙張的顏色和厚度有些類似燒給死人用的紙錢農村俗稱黃顏紙,但又比黃顏紙厚和結實,張梅研究了半天也沒鬧明白這有些發硬直板的是什麽紙。
沒研究明白的張梅放棄再去研究紙張的問題,而是轉向上麵書寫的內容,看到字跡張梅微微皺了下眉頭,標準的楷書,字跡工工整整,肯定不是張久寫的,張梅知道張久根本不會寫字,帶著些許的疑惑,張梅慢慢的翻看著,越看速度越快,一本厚厚的老偏方,張梅隻是看了個大概,整本偏方隻有一個人的筆記,張梅皺了下眉頭,把本子重新放回盒子,放在一旁,把第二個盒子打開,裏麵還是與上一個盒子相同,裏麵同樣是一本厚厚的書寫著老偏方的厚本子,隻是第二個盒子裏麵的本皮的顏色變成了土黃色,快速的翻看了一遍後,張梅把兩個本子重新拿出放在一起。
靜靜的看著放在腿上的兩個本子,張梅有不解有疑惑,張梅的記憶裏是沒有這兩個本子的,無論張梅怎麽回想依然是一樣的答案,張梅心底有些好奇,這兩本厚厚的老偏方到底是從那裏來的?怎麽會在自家而且還被爺收藏在自製的木盒子裏,看著保存完好的本子就知道,平時一定是很珍惜。
再次拿起老偏方本子,張梅仔細查看起來,總算在第二本的底頁上看到了一段話和一個小小的名字。
小偏方治大病,耗費三十年收集689個已確認的偏方,望珍惜,書寫人:範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