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裏張梅把麻袋放在了炕上,摸了摸,粗糙的手感讓張梅微微皺了下眉頭,麻袋結實是結實,但實在是太粗糙了,而且縫製的時候也要費勁,要用專用的大針和粗線,而且張梅害怕跑線,琢磨了半天張梅又把麻袋送回了倉房。
7月2日,考完試張梅也沒急著回家,而是跑到了鎮上的供銷社,這兩天張梅仔細想了又想,大集上雖然沒有賣帆布的,但張梅有看到同學中有背帆布書包的,雖然是自家做的,但也間接說明鎮上肯定是有賣帆布的,張梅琢磨著去看看。
走了二十多分鍾來到供銷社,走進有些破舊的房子,張梅發現裏麵冷冷清清的,隻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坐在櫃台後麵織毛衣,張梅走進櫃台,“阿姨,有帆布嗎?”
張梅的問話打斷了女人手上的動作,抬頭看了一眼櫃台外麵的張梅,指了指右麵,“自己去看,八毛錢一尺。”
女人說出的價格讓張梅微微皺了下眉頭,習慣了便宜的東西,乍一聽說這個價格,張梅覺得有些貴,雖然在農村布都是論尺賣的,但大集上能做衣服能做被麵的棉布才三毛或是三毛五,一個帆布竟然要八毛,張梅真心覺得有些貴,但想象那些要背回的棉布,張梅還是走到右麵去看了看。
灰白色的帆布有些散亂的扔在一旁,張梅伸手摸了摸,第一感覺就是厚實,張梅站在帆布跟前開始琢磨需要多少,比劃了一下大概後,張梅買了五尺帆布,拿著包好的帆布離開供銷社,張梅有些肉疼,決定一定要多帶點布回來,要不然都對不起這點帆布。
回到屯子,張梅先去了隔壁老吳家找徐燕子,問清楚跟人家定好的時間後,張梅回家急著做帆布大背包。
費勁巴拉的用了三天時間,一個巨大的背包做好了,當張梅放下因為用力拉線而滿是紅痕的雙手時,臉上露出了笑容,美滋滋的拿起剛剛出爐的大背包左右看著,手裏的背包是張梅仿製後世自己背的雙肩大背包做的,隻是麵積放大了數倍,張梅拿起背包放在身後實驗了一下,一上身的背包一直搭到張梅的膝蓋窩的位置,張梅比劃了一下,不知道這個位置是不是耽誤自己走路,解下背包,張梅把棉被塞進了背包,再次背起張梅走了幾步,點點頭,還行,張梅把背包解下又把棉被拿出重新疊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