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就在每天撿菜葉,切菜葉,給雞喂食,放風,幫沈氏洗洗刷刷中過去了子晴也不再糾結於皇帝是誰,什麽朝代,畢竟自己一家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小村子,隻要沒有戰亂,物價穩定,子晴對那高高坐在龍椅上的所求也不過如此
自從那天差點在子祿麵前露餡後,子晴讓子福教她學認字,學算學,每天擠點時間讓子福教她和子祿認幾個字,於是,在有太陽的日子裏,經常可以在桃樹下看到這樣的風景,十隻小雞懶懶地刨著土塗鴉,旁邊總有兩個小孩各拿一根樹枝也在地上塗塗畫畫,還別說,跟雞刨的也沒多大差別
誰也沒成想到子晴是在認真的養雞,田氏周氏他們知道後,都以為是沈氏在浪費錢財,有錢哄孩子還不如拿來正經過日子,就經常把子祿叫去上山打柴火,本來子晴也應該去,可是沈氏強烈反對,一則孩子太小,走那麽遠的路就夠累了,還要在山上摟鬆毛,摟鬆毛需要拖著竹耙不停地在山上轉圈,子晴根本吃不消,二則沈氏還在做月子,身邊也要一個跑腿的,還能幫著洗洗尿布,子壽畢竟太小再說了,每天連飯都吃不飽,哪能幹體力活於是子晴就留了下來
每天忙完必要的活,隻要不下雨,子晴就帶著子壽,空手去田氏的菜地,田氏的菜地還真不小,至少有半畝多地大,子晴知道小白菜和青菜上特別愛長那種肥肥的青蟲,拿來喂雞很不錯子晴當然不會動手抓,要麽把一小塊菜撕下來,要麽就找兩樹枝當筷子扒拉起來,再找一片大菜葉子包回來,家裏的大人一直以為這兩孩子貪玩,也沒當回事小雞一天天有了變化,乳毛退下去,兩個小小的翅膀出來了,子晴總愛捉著給她母親顯擺,沈氏總是溫婉地笑笑,再鼓勵子晴幾句子晴立刻就臭美的不行,看來這身體變小了,心理年齡肯定也會隨之改變的,當然也是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