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晴在每個雞窩裏頭都撒些石灰,鋪上稻草,也不知沈氏從何處抱了三隻小狗,放到新院,從老院北邊開了個小門,就可以直接過去,白天就開著柵欄門,晚上才關上小門。
子晴在荒山上忙著的時候,沈氏也沒閑著,她可是嚐過了多養雞的甜頭,那麽大的地方,又有院牆,可以養多少隻雞呀?雞苗倒是成了問題,因而沈氏是逢墟必去,有多少買多少,甚至還去了幾趟安州府。因為子晴知道這裏並沒有現代化的孵小雞技術,全指著母雞抱窩呢。
這段日子沈氏一共買了二百來隻小雞,還買了二十隻小鵝,她說山上野草多,鵝好養,而且鵝很凶的,見到陌生人不但會叫,也會啄人,所以就當看家了。
子晴決定對雞完全采取放養,一開始自然要訓練小雞進窩,每天早上從雞窩把它們放出來,晚上再抓進去,有個三四天時間適應,到時辰它們就會自己進去了,可惜現在還沒買到羊。
子晴跟沈氏說把東邊的十畝荒地先開了,點上大豆,也不指著能收上東西,主要想把地養養,來年種上西瓜,反正一時子晴也沒有那麽多的樹苗,山坡上就找個雨天胡亂撒些小白菜種,主要是長出菜葉來喂雞和鵝。
子晴和沈氏忙完這些,才知道因為四月份的旱災,田裏的秧苗大都沒有長好,有的人家都是後來補種的,有的是等著現在勉強收點糧食,實在不好的直接翻地種晚稻,子晴家就是這樣的,一點收成也沒有,家裏也沒有勞力去挑水,曾瑞玉自己家的田還補救不過來呢。
因此,夏收根本收不上來多少糧食,不少人家的生計更為艱難了,子晴家是虧得有賣西瓜的進項,好在沈氏那時聽了何氏的話,買了不少糧食存著。
兩個舅家和姑家也不知怎樣?舅家隻怕還好一些,子晴跟她娘說了這些,忽然想到舅家的西瓜也該熟了,“娘,舅舅家的西瓜也不知怎樣了?不如你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