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沈氏和曾瑞祥回來的時候,子晴才知道大姑家根本就沒別的客人,娘家一桌,夫家出嫁的妹子和兄弟一桌,就沒外人了。說是請客,孩子的周歲宴,根本就沒有一道像樣的菜,還美其名曰,就是一家人聚聚,這臉皮還真是無敵。沈氏笑著哀歎說:“下次再要找人陪我去你大姑家,隻怕更難了。”說完還故意地瞋了曾瑞祥一眼,捂著嘴偷笑。
子晴見老爹哼了一聲,甩手出去了,忙拉了老娘問詳情,原來春玉家的西瓜基本沒有什麽收成,他們村子的民風不好,偷盜成風,加上今年幹旱,收成減少,他們家的西瓜沒等長大就被人摘了。
田氏問起這些,春玉就開始哭訴,燕仁達就開始罵人。田氏自然見不得女兒傷心,知道小兒子家又買了荒山,日子越過越紅火,全然不顧自家妹子的艱難,又借機敲打了兒子幾句,沈氏倒還無所謂,聽的太多了,耳朵都起繭了。曾瑞祥就不行啊,讀書人臉皮本就薄,老娘的數落還沒完沒了,說的都是些無理的要求,可他又不像曾瑞慶似的敢跟老娘掰扯。要不是等老爺子他們一道,沈氏早就想回來了。
話說曾瑞祥氣的甩手出門後,想到家裏的旱地也不知怎麽樣了,便過來瞧瞧,發現洋薯熟了,看著四畝地的洋薯肯定會豐收,心緒漸平,不由得對沈氏充滿感激,慶幸自己娶了一個好女人。
三婆婆家的五個兒子先把自己家的洋薯收了回來,收成不錯,賣了一大部分換糧食吃,他們感念沈氏的這一份送種之情,主動過來幫著曾瑞祥忙了二天,把四畝地的洋薯全收了回來。子晴家的洋薯都育好了芽口,於是,又幫著做了兩天把洋薯種上,當然回家他們也沒忘再育苗種一茬。
日子轉眼就到七月十五,曾瑞祥和子福給老房那送了一擔洋薯過去,順便道個別,假期結束了。晚上一家子坐在書房,都有些不舍,子晴幾個圍著子福,聽他說一些學堂的見聞和趣事。沈氏有些心不在焉地做著繡活的收尾,花了快半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副繡品,小兒嬉戲圖,沈氏本來想拿去賣了,曾瑞祥不許,說就安在他們臥室的屏風上,一看就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