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的日子,曾瑞玉有時送五十,有時送三十,子晴每日都記賬,燈籠架完成了多少,子晴又做完了多少等等,月底曾瑞祥和曾子福回來,子晴就讓他們在燈籠上題字,什麽恭賀新春,什麽萬事如意,什麽年年有餘,什麽吉星高照等等,隔一瓣寫一個字,晚上的時候,子晴特意點了截蠟燭試試效果,大家都說不錯,尤其是每個燈籠底下都掛了一個沈氏打的黃絡子,還真是有那麽點意思
我家晴兒還真是能幹,舊年元宵那天哥哥還說要紮一個花燈給你,哥哥的花燈沒紮上,你倒是準備賣上了,你比哥哥強子福笑道
大哥,這第一個燈籠是我和妹妹一起做的,我還幫了妹妹不少呢子祿說道
是,小二也越發能幹了子福摸了摸子祿的頭,笑道
忙碌的時光最易過,期間家裏的洋薯黃豆等收進來,子晴跟著忙了幾日,收成還是可以,隻是晚稻減產厲害,穀子基本是癟的,沈氏隻要了一半來喂雞,剩下的讓瑞玉拿去喂豬了
到臘月初八曾瑞祥他們放假回來的時候,子晴翻看了記錄,居然完成了三千一百多個初十那日,子晴和子福拿了一對燈籠去找周掌櫃,對周掌櫃說有筆買賣想跟東家商量,想見東家一麵
還真是巧了,我們老爺正準備回京呢,你要晚兩天來還真見不到,這樣吧,我去通傳一聲,見不見的我就沒法做主了你們半個時辰後再過來瞧瞧
子晴聽了後,拉著子福又去菜場轉一圈,仍是買些小雞苗還有兩隻羊羔,倒是找到了幾棵桃樹,別的沒發現什麽新的東西回到雜貨店,東家已經到了,他旁邊還站了個十來歲的男孩,一看就是個大戶人家的少爺,棗紅色的綢子長衫,隨身還帶著玉佩,旁邊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長隨,不苟言笑
子晴一進門還未看清屋子裏的人,東家就問:老周說你這次又有什麽新東西送來了,我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