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吃食,丁柔同丁妹走出huā廳,折下紅梅。丁敏對周世顯的畫風大加讚歎,周世顯借機向丁敏獻殷勤,此時他忘了自己身邊的丫頭,忘記了惹他憐惜的丁瑜,隻記得眼前明豔中透著幾許特別氣質的丁敏。
周世顯在江南遊船河時,或者文壇才子聚會,總會見到閨閣小姐,比丁敏溧亮的,沒丁敏的氣質,比丁敏有氣質的,又沒丁敏那種隱含的哀怨,明明丁敏笑容如空穀幽蘭般綻放,但波光流轉間閃過些許的哀愁,不同一般女子的惹人憐愛氣質,是思念是悔恨是明悟是不服等等,總之周世顯從未遇見如同丁敏的小姐。
丁敏在詩詞畫作上的天分比不了丁瑜,但丁敏勤學,有了兩世的閱曆,前生的丈夫也曾經是才子,家裏書房藏了很多的書,丈夫雖然古板不善言辭,但有時會送丁敏幾本書,丁敏肯用功,眼界非目下無塵的丁瑜可比。心知周世顯的清高,不喜仕途和錢財,丁敏順著他的話說,言談間對銀子鄙夷,對清高才子推崇,對世俗權貴蔑視,周世顯將丁敏當成了知己,談話興致越濃,閑談中周世顯告訴丁敏,他最想做的是看遍大秦的美景,瀟灑不羈,縱情山水,不是因母親,他根本不會參加科舉會試。
聽見此話,丁敏斂眉,對周世顯的心淡了很多,難怪周世顯屢試不中,就他的心性怎麽可能為官?每位舉子若想高中會打聽主考官的喜好,主考或喜歡辭藻華麗,或喜歡文章嚴謹,或喜歡暗藏鋒芒等等,雖然舉子的名字都被封上,但閱卷的是主考,第一印象很重要。
丁敏前生時聽丈夫說起過,他的同鄉也是有名望的才子,在科舉會試裏用了考官不喜的柳體,本來應該是二榜進士落入三榜。丁敏曾說過不公平考官憑著個人喜好評卷,丈夫卻道,他不是舉世無雙大才,每次科舉會試有許多才學卓著之人,做得錦繡文章,何必選他?何況他連主考喜歡什麽字體都不知,在備考準備上落於人,名次上自然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