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晨光裏

第五十九章正月初六回娘家

(各位看文的親,隨手點一下收藏吧,我每天四五千點擊,可是現在收藏才隻有四百個!真的好低啊,求支持呀,求推薦和收藏)

到了晚飯間,鄒正達一家人從柳家堡回來,聽了這個事之後,當即決定把兩石稻種買下來,並付給丁啟兩貫錢做為稻種錢。種一畝地需要四五斤稻種,這兩石是將近二百斤,能種五十畝左右。

得了這兩石稻種,鄒晨的心便算完全放了下來。隻需要等到開春把稻種播下,等五六十天後既可收獲。

送走了小姑娘,轉眼便到了初五,鄒正業和黃麗娘套好牛車,天還沒有亮,便帶著四郎五郎和鄒晨小七踏上了回黃家坪的路。

黃家坪一裏五莊,登記有戶貫的便有五六千人,乃是宛丘數一數二的村莊。鄒家莊隻有一個裏正一個鄉書手,而黃家坪,則是一個裏正為正職一等戶,兩個戶長為副職二等戶,下麵各莊皆有鄉書手三等戶。

裏正所職,主要職責便是勸課農桑,催征賦稅,攢造戶貫,租售田畝,輔助科差。宋代的裏正是曆朝曆代最悲慘的,因為宋代的裏正是需要充當衙前的差役。官府認為裏正乃一等戶有家有業不敢隨意私逃,若有漏稅可以充其家產來抵。所以若是有像那主管官物,押送貨物或是流亡人犯的事情,一般都是裏正或者家人去押運,有許多裏正因為路中丟失貨物或人犯死亡,需要舉家來賠,最終不堪重負,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屢見不鮮。

所以有許多一等戶,為了逃避做裏正,勸母改嫁者有之,勸父和離者有之,又或者盡早分家,又或者故意驅逐家中子弟出族,隻求不被選上做裏正。

而黃家坪則是與其他的裏正不同,其他村莊的裏正是一年到三年一選。黃家的裏正則是做了數代,世世代代自先唐起黃家的人便為黃家坪裏正,所以是逃無可逃避無可避。無可奈何之下,黃家幾代祖上都拚盡全力供兒郎們讀書,隻求考上府院能求得一個讀書人的身份,以求免了衙前的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