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更為聆歌子、夏丶季末。所加,感謝他們的打賞和粉紅,謝謝兩位親哦。)
從今天開始,便會有親友陸續的來道賀,同莊同村的人也會來賀喜。從早上起人流不斷,經常是這一家的人走了,另一家的人又來了,柳氏和黃麗娘咧開了嘴樂嗬嗬的接待著來隨禮的親朋。
因為是娶婦,所以莊子裏每家每戶都會按照自己的經濟狀況去隨禮,一般有錢的人家,會封一些紅封或是送些布料金銀玉器什麽的。然而鄒家莊到底還是普通的農戶居多,所以來隨禮的,大多是拿了一袋黃豆,或是一袋大米,又或者是一袋秫秸米之類的。幾個和鄒正達相處的好得,來隨了禮便不走了,一直在這裏充當知客幫著招呼來人。
而四郎和五郎則是坐在前院的一個案幾前,案上放著一個帳本,裏麵寫著誰來了,隨了什麽禮這樣的人情帳冊。
前院異常的熱鬧,並排擺著四五個案幾,案幾上放著糖果、瓜子、爆炒黃豆、爆米花、甜鹹果子等,供來人隨意抓食,若是有少了,便會有專人添上。這些可以吃的食物之間,放著非常好看的看盤,有環餅(饊子)、油餅、棗塔、索粉(麻花),和用麵捏成豬、羊、雞、鵝、兔等形狀各放在一個盤子裏,這些是隻能看,不能吃的。
前院的人非常多,大部分是一些站著說話的成年人,但是也有不少的幼童。這些幼童在來之前已經被家裏的大人囑咐過,凡是看盤裏擺的東西都是不可以亂動的,若是有想吃的,便挑主家擺放多的去拿,千萬不要去拿貴重的食物,若是讓人知道,是要打屁股的。
但是,若是偶爾有頑皮的幼童看著看盤好看,也會伸手去摸。經常會被旁邊的某個大人給擋了回去,這些看盤,主人家很少會做的有多,大部分都是做的正好夠,因為這些東西往往要擺好幾天,到最後放的無法食用都喂了豬,為了避免浪費都是做的正好。